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2010.6.11手機遊戲開發與銷售

當天因為畢業展覽首日不克出席,故無參與到當週演講。

2010.6.4圖書產業面臨的數位衝擊

2010.6.4
演講主題:圖書產業面臨的數位衝擊
演講者:貓頭鷹出版社社長 陳穎青


講者提到「食譜書的讀者到底去哪裡了?」
其實一直都在,但是因為資訊快速流通,尤其是烹飪講求經驗,網路平台適合分享實務經驗,而且簡便快速,琳瑯滿目。而讀者花錢購買食譜,可能只對其中三分之一的料理有興趣,因此自然造成食譜書籍流失。

就我個人觀察而言,有一下幾種類型的食譜書籍,依舊有購買價值。
1.主題明確,資料蒐集完整的食譜ex: 一個人輕鬆煮:10分鐘搞定麵、飯、小菜和點心
2知名廚師的經驗分享ex:阿基師偷呷步
3.百科或是該料理界的經典食譜ex:西點學習大百科
必須是要讀者在網路上無法蒐羅分析出的食譜組合,而且經過千錘百鍊的經典配方,才能吸引消費族群。但我認為既然時勢所趨,不一定要謹守以往的閱讀模式,一樣可以出版食譜,但是以電子的方式產出,還可線上即時分享實務經驗並互動,正如講者所提,這類書籍將會以形成數位服務的模式存在。

講者覺得「工具書、情報誌、生活風格類的書,90%會變成數位服務,而非電子書。」
但我個人覺得電子書並不會迅速縮減成如此小的比例,畢竟出版版面以及篇幅的完整性,是閱讀需求被滿足的要件之一。實用的整理與報導或是文字風格的吸引力,仍舊有其市場。

面對紙本書籍出版需求式微的衝突,也發展出相應之道。
以食譜為例,網路上有出版公司會直接讓讀者觀看料理的影片教學,甚至結合其10000到食譜搜尋的資料庫,直接反其道而行,不如將食譜流通。但是背後商機在於其開設的烹飪補習班以及經驗傳承。

雖然食譜琳瑯滿目,但有聽聞比例不見得準確或美味,也許嘗試過後遭遇瓶頸,因此反而會增加購買完整解說的食譜書籍或是參與烹飪補習班之類的動機,也是另外一項商機。而在教學影片中也不時置入性行銷實用的烹飪器具,並提供器具的消費管道,也達到宣傳效果。

因此「需求還在只是用另一種更有效的方式滿足」
這句話切中所有衝擊的核心關鍵原因
那麼,出版商可以創造更多需求,並符合讀者的需求,也是因應之道。

2010.5.28故宮數位行銷經驗

2010/5/28
演講主題:故宮數位行銷經驗
演講者:郭鎮武
* 未來發展與展望:文化創意產業
新形象-新博物館概念
新科技的運用-數位計畫
新品牌的行銷-故宮精品

對於故宮精品的印象深刻,結合國際形象推廣,讓故宮文物的質感與價值廣為傳揚,為成功的加值案例。
數位學習部分已經大量運用高科技,將文物的展品知識,結合互動形式呈現,確實能增加觀展的吸收能力。可以將此技術應用在各展場。從小觀展的經驗是,若無語音導覽或是專人導覽,透過文字解說吸收的能力有限。雖然少了詮釋,留下部分想像與欣賞空間,但是錯失很多教育機會,真的很可惜!
而數位導覽行動計畫的學習載體,都相當具有機動與互動性,能增加學習動機及樂趣。主要因為其具詳細性、趣味性和互動效果,所以容易令參觀者融入情境,增加使用慾望,顛覆一般展覽是靜態的傳統。
新世紀U化故宮優質園區示範計畫(NPM Ubiquitous Project)也令人印象深刻,徹底運用「無所不在的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在各層面中,安全監控、導覽服務….等可節省人力和經費,而且提供了未來博物館的雛形,文物不再只是實體展出,可以加值應用使其更易貼近與欣賞,賦予故宮文物新氣象,也帶來嶄新的觀展體驗。
透過大力的數位行銷,使故宮走入國際,成為臺灣人的驕傲,當這些國寶能夠更容易被欣賞,典藏背後的歷史與教育意義也更易彰顯。對於小朋友而言,故宮文物不只是一堆難以貼近的古物與畫作,而是栩栩如生的活歷史。對於大人而言,故宮引領新世代的潮流,莊嚴古物也可以製作成動畫或公仔的素材,在傳統典藏與展覽的思維中,賦予多元文化因素。

2010.5.21數位內容研究領­­域與研究方法

2010.5.21

演講主題:數位內容研究領­­域與研究方法

演講者:Hsin-liangChen


講者一開始講解了數位內容的定義與內涵,隨著技術漸漸成熟,以及大眾創作分享的管道多元,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數位環境的支援,數位匯流整合了各項數位內容,因此造就此項行業日趨興盛的主因。

另外,認清產業的利害關係者,例如:平台工程師、設計者、使用者、贊助者、律師等等,從中瞭解整個運作的機制,定義清楚目標與流程為何?對於發覺研究主題也有幫助。

研究主題最好是找有興趣的方向,一旦有興趣,較易激發出研究熱情,而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持續探究。但是一般遇到的瓶頸在於,有興趣的主題不一定具有學術研究價值,課堂上的小論文在訂定主題時通常會遭遇此種情況。也許有人喜歡看動漫,但是研究目的與結果若對整體學術領域貢獻度極少,可能需要重新尋找研究方向,或是將主題縮小為更嚴謹的範圍。

通常設立研究主題時,也會考慮到相關資源是否豐富,如果是開創性主題的話,需要多加蒐集第一手資料。而資料的來源也是關鍵之一,網路上的文章若屬雜談類的形式,通常不會特別標註資料來源或注重來源的權威或完整性,多半只是為了抒發言論有所憑據,但因為是信手拈來,也不太考慮其學術價值。

數位內容領域的研究方法可以應用在各領域。只是數位內容的更新程度極高,大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風潮的更動,所以想要研究此領域主題,研究時程不能拉太長,否則研究結果的價值會隨著時間降低;或是太常頻繁更動的平台或軟體也會發生研究過程中,研究條件、環境改變的情況,因此必須時刻高度注意研究主題的相關內容是否有變動。

這次演講概略說明了數位內容產業的內涵以及著手研究主題歷經的過程,相信運用在未來各種領域的研究皆可適用。

2010.5.14顛覆傳統行銷經驗-社群媒體如何影響數位行銷?

演講主題:顛覆傳統行銷經驗-社群媒體如何影響數位行銷?
演講者:周允玉 知世網絡傳播企劃副總監


利用FB行銷,是很熱門的操作模式。隨著時代演進,社群溝通的工具有種跨時代的躍進,從前的msn狀態已經可以將消息四散在交友網絡中,但是畢竟是一個封閉的網絡,無法讓獲知訊息的朋友彼此互動,FB的塗鴉牆正好提供發佈訊息以及留言互動的管道,和微網誌一樣,朋友圈中明明不相識的人可以透過網路上對話,而有了互動橋樑,分享彼此對於某件事的看法,引起的漣漪與效應巨大無比。
當然隱私權的設定也是相當重要,FB是以每個真實的人為主題去經營的帳戶,人際互動不會只有良性,當惡性或是敵對者碰頭也可能會引發可怕後果。FB可以知道對方的交友狀況或感情生活,只要是同一網絡就能夠相互聯絡溝通,但必須冒的風險是有可能會在上面流露出不為人知的過去,例如被tag的醜照讓所有人都在瞬間看到照片,但是卻並非個人能掌控的機制。
在這裡,是一個真實人生,網路世界不是只有虛擬寶物和遊戲,以個人名義經營的遊戲積分,都是社群網路中的黏著度以及成就象徵來源。
當我發現身邊的人在討論的事物,五句不離FB時,已不難想見其引發的風潮。例如:討論起"冰塊”很貴時,是餐城遊戲的食材。因為其他玩家都是朋友,所以現實見面也是網路世界交流的延伸,彼此的互動可以在虛擬與現實間發展。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良性的愉悅社交可以迅速發展功效,但是惡性攻訐也會隨著網路力量擴 展發酵。屆時或許該透過某些控管機制讓毀壞能夠及時終止,以免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FB結合更多功能、完整概括各項,形成更加無所不在的社群工具。但是我認為即便是不斷改版的FB,也可能被新研發的嶄新工具取代,畢竟人性追求新潮,台灣的無名小站曾經紅極一時且普及率極高,但是近幾年來即便其不斷改版,增加新功能,卻還是被其他網誌或是社群工具瓜分市場,所以我認為蛋塔效應也許還是會發生在FB身上。
一旦更多嶄新概念與人性化使用的工具出現,人們還是會使用FB,但是不會如此盛大,也許也端視人性面思考,例如:msn是一個普及且方便連絡的社交工具,但是越來越多人不願意在線上,而選擇離線,是一種不想被打擾卻又可以了解他人狀況的現象,越來越注重個人隱私但卻又想窺探了解他人世界,必要時又會當作是對外聯絡表達意見的管道,因此使用者會聰明地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使用方式。
但也有一種特殊的心態,發表的當下其實預期會有觀眾看到,但是某些隱私又不希望讓太多人知道,如果是真正私密的自我喊話可以寫在日記本上即可,然而網路上即便是隱晦表達卻還是公開地讓朋友們看到,心態上其實是希望有人了解,可是又不想公開談論,而對於朋友的關心又顯得多餘,因此使用者有時候根本也無法釐清自身想法。
以朋友為基礎的社交模式,有時可以更透明化地溝通,不如以往的留言討論區或是網誌留言,匿名發表可以暢所欲言,但是卻常有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或是人身攻擊,雖然說每個人有言論自由,不過該是理性地就事論事,才是自由的真諦。
講者提到的案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Burger king-whopper sacrifice
只要在FB刪除10個朋友,就可以獲得免費的漢堡,其利用”刪除朋友的爭議性”產生影響力。
 善用FB特性,帶動挑戰友情的話題
 引發實體持續討論
兼具創意與挑戰人性的行銷概念,成功結合FB特性以及創造話題,是一件幽默且大膽的案例。
對於開創的粉絲團,講者的意見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旦開團必須花時間人力去經營,並非無成本」,並且擁有成效評估的難題,也可能是客訴的平台。這些問題在起初就必須要先預期到,願意花時間人力經營的話,才有開設的必要,否則容易荒廢,失去其溝通連絡的意義。

社群工具一直都是無限創新,無止盡的beta版。
我在 2005年申請msn帳號(高中時期流行yahoo即時通)
2007年申請FB帳號
2009年申請plurk帳號
那2011年的時候呢?
也許是另一個結合所有功能、更人性化更聰明的工具顛覆世界。
Who knows?


2010.5.7口碑行銷:如何透過社交媒體經營口碑

2010.5.7

演講主題:口碑行銷:如何透過社交媒體經營口碑

演講者: Yahoo!奇摩社群發展部資深經理 李全興


社群傳播的特性是人際信賴成為訊息傳播媒介。社群網絡中的訊息傳遞是透過網友的關係傳遞,有別於一般大眾媒體。

相較於大眾媒體的官方說法,消費者會更容易相信口碑的傳播,就像店員說這個產品有多實用、食物又多好吃,大家都會懷抱著一層質疑的眼光。但是一旦褪下店員的身分,以一般消費者的立場發言,可信度可能會瞬間提高。

因此透過社群傳播的前提是,產品本身夠優質,只是缺乏知名度。因此初期可以透過社群工具增加曝光與知名度,創造回流率。因為網路上的口碑是殘酷的,一旦有壞評價,人們是會被影響的,反而將負面意見廣為傳播。


另一種狀況是品牌形象的維繫,官方網站提供資訊,但是缺乏交流管道,而透過FB或是微網誌可以抒發個人情緒或是觀感,例如對新產品的回饋、某些店的服務態度等等,讓企業更貼近使用者的心情,也提供一個管道抒發心聲,還可以是行銷活動的舉辦平台。因此有越來越多活動是在實品上鼓勵消費者上網登錄,目的希望促進網路流量,更可以提高曝光度,以利其後的行銷活動。

微網誌是吸引人氣與目光的第一步,可以透過輕鬆的互動吸引粉絲,或是透過機器人抓特定關鍵字給予訊息。但是要注意的是微網誌與企業形象要一致,發出的每一項訊息都要以企業為發言者,切忌以私人觀點回應,容易造成誤解或引起軒然大波。

一般看到提高微網誌好友人數的手法為施點小惠,舉辦抽獎或是免費贈品,必須要讓使用者只是透過簡單步驟就可以完成,例如:加入好友不需要填基本資料,僅僅是點及一個按鈕,也不需要什麼成本,只是會看到廣告訊息而已,對雙方而言都算是愉悅的互動。


所有行銷都必須不能是擾民的方式,透過有趣的圖文素材,讓使用者願意主動轉噗是最佳的方法,順其自然地讓其接收訊息並將其擴大,一點一滴累積的傳播力量將會很可觀。

­­­

FB的粉絲團內容是需要用心經營,內容即時更新,並且放上與該社群相關的內容,才會促使粉絲回流點閱瀏覽,通常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不定時給予優惠或折扣,但並非長久之計,應該適用於初期拓展潛在消費者時;其後舉辦活動或是放上優質內容,若是名人的粉絲團,也要勤於與粉絲互動,一句小意見或留言往往會引發廣大迴響,鼓勵網友分享,也是增進粉絲團內容經濟的方法,熱烈討論或分享可以讓版面活絡,也滿足網友分享互動的心理。


資訊迅速流通的現在,口碑的傳遞已不再是文字傳達或是等待網友留言,而可藉由影音方式或是朋友即時回饋,將見面討論的話題或約定直接在網路上敲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貼近,彼此訊息的流通更加快速,跨越地域的限制,可以讓彼此之間更緊密,但也會更加缺乏隱私。因為控制誰能得知訊息的機制,畢竟還是概括性的,也許原本是不欲人知的聚會,可能會經由與會者透露出任何消息,在網路上有太多可能性,也有太多風險。但是只要是用意良善,確實可以快速且有效率分享彼此的生活。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2010.4.30服務體驗工程與使用者洞察研究

2010.4.30
演講主題:服務體驗工程與使用者洞察研究
演講者:黃宣龍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體驗服務工程(SEE)專業服務組副組長

演講重點:
透過深入瞭解使用者的生活,發掘產品與服務的需求
第一步,是替你的腦袋蒐集原始素材。

*使用者說不清需求,因為當局者迷,使用者的心是海底針。

*使用者洞察要點:
一、訪談法
1.找到真正的使用者
2.著重其行為與理由,而非意見
3.聽其言,觀其行
4.掌握脈絡的力量
5.理性分析、感性體會

二、日記法(a day in the life):適用於某些隱私的區域無法親身調查以
及突發事件。

三、行為考古 :聚焦在物品
物品磨損的痕跡就是使用者行為的線索,如以沙發磨損的程度揣測使用者
習慣的位置、坐姿等,而對物品的考古往往跟實際觀察使用者的結果相符

四、媒體掃描(Media Sweep):聚焦在環境
環境中有許多告示、標語、說明等訊息,在這些訊息之下其實透露著環境的
需求,講者以某一火車站有自動列印誤點證明單的機器為例,暗示著火車是否常誤點?因此需要為因誤點遲到的人提供證明單據?

演講心得:

一般的使用者多數是妥協的,因為不想多花心思改變現狀,而選擇接受。但不代表現狀是好的,一半有人改變現狀,提出更便利或省錢的方法,人們多半會趨之若鶩。

而成本考量也是一點,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見許多手工改裝的例子。例如:腳踏車可以在車尾加裝警示燈,以利夜間行進;但看過有人將CD的光碟亮面替代。或是在車頭加裝籃子,但小摺一般沒有這項配備,於是也看過自行用端午節粽子的包裝小籠子當作車籃,自行改裝。可以最低成本達到預期效果,省錢的動機可以引發無限創意。

隨著時代演進,科技設備也會隨之改變使用位置或方式,現今的桌上型電腦主機將USB插槽移至主機前方,也是便利使用者的措施。抑或是隨身碟的蓋子經常不見,因此將之設計為一體成型,降低開關時遺漏蓋子的機會。

有時候使用者不一定說得出來自己的需求,必須觀察其行為與理由,因為通常覺得身邊事物是理所當然的存在著,但是一旦出現更便利的設計,才會覺得很貼心。所以捕捉到使用者忽略的項目是研發設計的重點。例如:過去機車的加油油箱在坐墊底下,每次都要下車打開油箱,手續繁複,因此後來設計成由前方開啟,或許更貼心的設計可以看到油箱透明圖,或是防灑漏機制,就能隨時掌控油量多寡,而且也不會在加油時濺到四周。

多思考一些其實可以發現生活周遭,許多簡單的設計有嶄新的可能。
雖然講者提到「同理心斷層」,設計師很難透過思考了解使用者需求,必須透過以上方法,但是我認為對於日常生活用品而言,設計者可以自身為使用者的立場思考到可能的發展,並非無法透過思考得到結果。

使用者的心態的確是矛盾的,絕大部分發現自己是妥協的使用者,抱怨著某項產品不好用,卻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而勉為其難地使用;但有時又會覺得有些設計是多此一舉。逛日本雜貨小物的店家時,往往會驚奇日本的設計概念,即便是簡單的居家用品卻擁有許多設計,分蛋器、切蛋器、去水果蒂頭的器具… 等等,但有些卻又太過瑣碎,例如:提供分裝醬汁的小瓶子和滴管。想法是非常可愛且環保,但是實際使用上卻有點麻煩和多此一舉,也許是因為個人不是這項設計的受惠者,因此覺得有些多餘。

而對於使用者的意見的吸收與反饋,是各個產品相當注重之處,從中可看到許多改善空間,因此經由不斷改良與開發,才能更貼近人性,一如那句廣告金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